干货满满深入赋能,锚定教师社科研究能力提升-新全讯2网
学校要闻
干货满满深入赋能,锚定教师社科研究能力提升
作者:林绮雯、冯寒        来源:党委宣传部         编发:dwxcb        初审:林绮雯        复审:梁仍扬        终审:杨文玲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7-14        阅读量:

为提升我校教师社科研究能力,加强学术团队建设,7月8日至10日,我校顺利举行“全方位·全过程·全覆盖”社科研究能力系统提升系列讲座,邀请长江上游【流域】复合生态系统管理创新团队(以下简称“上游团队”)驻校开展为期三天的指导。学校副校长戚继忠,副校长、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罗如学,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,二级学院领导干部、教学科研管理人员、专任教师、辅导员,“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入选人员等参加讲座。

讲座现场 郑嘉健/摄

为期三天的时间里,“上游团队”的专家们从各自研究的独特视角出发,向广大教师分享研究经验,为教师们的课题研究与申报提供了很多有益建议。

“选题跟风、选题空洞、选题平庸,这些都是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。”“上游团队”专家陈震博士从课题选题的重要性、难点、原则、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,解答了不少教师在选题上遇到的困惑。

陈震博士为教师们解答选题困惑 郑嘉健/摄

团队专家罗胤晨博士就确定选题后,如何“解题”作了阐述。“做研究,首先要了解国家需要你研究什么。研究背景不仅能够反映选题的站位高度,更能打开选题,突出问题导向。把研究背景捋清楚,对凸显选题的重要性有关键作用。”

罗胤晨博士分享选题“解题”思路 郑嘉健/摄

团队专家赵柄鉴博士则聚焦课题研究思路,和老师们剖析了一个好的研究是如何步步“破题”的。他指出,研究思路是对课题研究设计的一个总体概括,是研究者在厘清研究内容及思路的基础上做的一个整体性、逻辑性和程序性的思考。他引用一些精彩案例,和老师们分享了梳理研究思路的方法。

赵柄鉴博士引用精彩案例为老师们分享梳理研究思路的方法 郑嘉健/摄

“学术小白怎样丰富自己的学术积累?”团队专家张智勇博士结合自身经历,分享了自己是如何从一枚学术小白到今天有一定的学术成果。他强调日常养成“学术管理习惯”的重要性,指出要学会经营“学术软环境”,搭建“学术硬环境”,并强调了在开展研究工作中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重要性。

张智勇博士分享学术积累的方法 郑嘉健/摄

看到一个课题申报通知,如何破题?课题异同比较、堵点痛点分析、过往立项课题、国家政策文件……团队专家胡江霞博士以接地气的讲授、丰富的实例,带领老师们解读了部分教育部及省部级项目的申报通知,分析其逻辑和体现出来的“奥秘”,鼓励老师们树立信心,踊跃关注相关的课题申报。

胡江霞博士鼓励老师们树立信心,踊跃关注课题申报 郑嘉健/摄

团队专家滕祥河博士分享了资政建言撰写技巧。“好的资政建言是撰写课题和结题所需,但其本身也是重要的社科选题,反映的都是地方真问题。”滕祥河博士说道。资政报告如何科学选题和破题?如何捕捉热点和突破痛点?有怎样的写作原则和表达策略……在滕祥河博士的这场讲座里,老师们都找到了答案。

滕祥河博士分享资政建言撰写技巧 郑嘉健/摄

“辅导员可以申报哪些课题?”团队专家冯方博士以《辅导员社科研究的身份自觉与职业自信》为题开讲。她指出,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指导者和思想教育的引领者,同时也是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的结合者。辅导员的科研方向应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践,关注学生管理教育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,打通学术积累与实践积淀的“任督二脉”。

冯方博士结合案例分享辅导员做科研的技巧 郑嘉健/摄

本次系列培训既有理论指导、又有实践案例,广大老师点赞“全干货、接地气、信心提振、收获满满”。近两年来,学校不断增强科研服务的管理效能,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术研究指导和交流平台,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和活力,希望科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催生动力,课题研究成为教师提升科研力的重要载体。

干货满满深入赋能,锚定教师社科研究能力提升-新全讯2网

    
网站地图